未來總是比預期提前降臨。
自動駕駛車輛在加州公路上漫遊,行動裝置搭載十年前超級電腦的強大處理能力,而高解析度顯示器現在處處可見,普及之快幾乎只花了短短一首歌的時間。
我們的行動產業生態系統副總裁 Neil Trevett 參加了國際性消費電子展 (CES) 的一場論壇活動,在現場200位觀眾面前,他談到已有一些裝置,例如 Google 眼鏡開始採用擴增實境 (augmented reality) 技術,趨勢正在前進。
帶來的結果是:一個真實和網路世界之間的界線開始變得模糊的世界。
但這一路上有著許多挑戰。舉例而言,在設計能提供人們所需資訊的應用程式時,它的基本規則是什麼?何時擴增實境會讓人不堪其擾?何時會侵犯別人的隱私?
討論的時候到了
論壇來賓一致同意現在是好好討論的時候。因為隨著行動處理器的能力和可攜性的快速進展,以及顯示器技術的日趨複雜,擴增實境將迅速成為主流技術。
DAQRI的創辦人及執行長 Brian Mullins 說,「這些技術的進展形成一個完美風暴,讓我們得以發展出新型態的裝置,這實在是太令人興奮了,」DAQRI是一家開發擴增實境應用程式的公司。
催化劑之一是是 Google 眼鏡。這個在去年發佈的擴增實境技術規格引發一陣迴響,不過它們仍未對一般大眾開始銷售,CES裡有些人在試用這個裝置,它是利用一小塊螢幕讓使用者可以快速連結至 Google 服務。
「Google 眼鏡已經開啟了許多對話,」Mullins說,「這對於推動整個產業向前是很重要的。」
來自科幻
另一種啟發:科幻,為擴增實境帶來許多啟發。像是「關鍵報告 (Minority Report) 及「鋼鐵人 (Iron Man)」這類電影不只是創造出新產品的需求,它們還為科技工程師提供了追求目標。
「鋼鐵人這部電影裡出現的顯示器,已存在我們許多人的腦海中,它是我們想要達到的目標,」Trevett 說,「但是要做出可真正穿戴的顯示器,配備了許多感應器及攝影機,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發展成果
當某位觀眾問及誰在擴增實境方面有好表現時,論壇來賓間出現一陣長長的沉默。
「好萊塢,」Mullins最後說道,「他們在大部分時候都做得非常好,你們看到的許多有可能性的例子,都是我們在今天還無法完全實現的。」
可能還需要一些微調。
「我不想要這樣做,」Trevett邊說邊揮舞著雙臂,「我也不想要這樣做。」他邊說邊輕敲他的眼鏡,「還有,我不想要大聲說話,因為別人會聽到。」
一個可能的解決之道是:「智慧型手錶讓使用者能以較微小、單次的手勢來控制要取得的資訊。」Trevett說。
另一個關鍵是確定使用者看到的事情是直接相關的。論壇來賓之一的 Thomas Alt 是 Metaio 的執行長,該公司開發擴增實境應用程式,他引用一個為 Volkswagen開發,能告訴機器如何維修及保養汽車的應用程式做為例子。
「將內容放進擴增實境裝置裡不是很大的挑戰,」Alt 說,「挑戰在於讓內容相關。」
部分的解決之道:感應器能掃描使用者周圍的世界。「如果你想要提供給使用者正確的資訊,你必需知道使用者正在經歷哪些事情,」Trevett說。
未來震撼
雖然擴增實境的描述讓人振奮,但這個想法也讓人感到有些不快。現在已經有一些反Google眼鏡的聲音出現,有些酒吧甚至貼出拒絕它們的標誌。
許多人需要時間來習慣頭戴式相機這樣的想法,「當手機一開始有相機功能時,如果你在雜貨店拍照,老闆會把你趕出店外,」Mullins 說。
「社會工程方面的重要性不亞於電腦工程方面,」Trevett 說,「唯一實現的方法就是嘗試。」
擾人因素
為了舉例說明可能出錯的發展方向,Mullins 引用一個情境,使用者可能在進入某間酒吧後,「捕獲」某些特定顧客,使用這些人在社群媒體個人檔案中的詳細資訊並從中牟利。
隨著擴增實境越來越普遍,針對自己會被別人取得的資訊,使用者將會要求更大的控制權。
「我認為這將會迫使社群媒體提供使用者更多的保護機制,」Trevett 說,「在人人都能取得你的資訊時,你會希望能控制這些資訊的內容。」
虛擬實境,真實商機
當被問及商業化擴增實境的機會,論壇來賓建議企業及技術人員可以從不方便及不自然的經驗著手。
「找出那些使用者無法完全以有意義及有趣的方式進行互動的地方,」Trevett 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