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電腦對於科學家來說,只是正在崛起的工具?

作者 Sumit Gupta

告訴大家一個難以置信的消息!科學家在做研究時,會用到電腦的只佔少數。

給我一點時間,我可以向各位說明。

現在的情況是雖然許多人會將一台功能強大的電腦 (智慧型手機) 放在口袋中,但在基礎科學研究上使用電腦的比例仍十分有限。當然,科學家會使用電腦整理資料庫和試算表中的資料、寫報告等等,但我是指使用電腦來模擬科學現象。

從古到今,實驗向來是科學的基石。過去數千年來,科學家提出理論基礎來解釋實驗結果,或說明觀察到的現象。

請在下方留言區告訴我們電腦如何成為您所屬科學領域的第三支柱。

大約 50 年前,科學家開始使用電腦來模擬物理現象。這些科學家先從核能反應模擬和氣象模擬開始;這兩種物理現象都是難以進行實驗或近距離觀察的。

數十年來,各國政府無不砸下經費研發功能更為強大的超級電腦,來模擬物理現象與化學反應。然而,能使用這些龐大超級電腦並以電腦化模擬的科學家仍佔少數。

電腦成為科學的第三支柱

過去幾年,發生了永久改變科學界的戲劇性轉變。由於配備 GPU 的桌上型超級電腦價格實惠,功能卻越來越先進,因此每位科學家都能夠執行精細程度足以反應真實物理/化學現象的模擬程序。現今一台配備 GPU 的電腦,效能可媲美 10 至 12 年前最快的超級電腦。

以往科學家並未經常使用電腦模擬,其中一項原因是因為精細程度不足以完全複製「生物安全實驗室」的實驗;現在電腦的高效能可以解決這種顧慮。高效能的電腦可以處理更為精細的模擬工作與更大的資料組,能將更多環境因素納入運算。

舉例來說,生化學家能利用運算功能,納入包含一百萬種候選藥物 (化學品) 的資料庫,再模擬哪些藥物能抑制目標病毒或細菌。此程序可篩選眾多候選藥物,最後剩下 1,000 種候選藥物,接著生化學家便能將這些藥物帶到生物安全實驗室實驗室中進行物理實驗,研究這些候選藥物對於病毒或細菌的功效。若是以往,上述模擬工作不是無法做到,就是科學家無法使用全球最強大的超級電腦。

科學研究在本質上是永不停歇的工作。當科學家獲得理論或概念後,便會開始進行實驗來測試理論,接著觀察結果、修改實驗數值、再次實驗並不斷重複,直到得到有用的結果為止。現在只要擁有功能強大的桌上型 GPU 超級電腦,科學家便能以飛快的速度模擬理論。

搭載 GPU 的電腦讓電腦成為科學研究中,「實驗」與「理論」之外的第三支柱,因此我相信科學研究的速度已經提升不少。

若您想深入瞭解 GPU 如何為科學發現領域帶來革新,請務必參加今年三月的 GPU 技術大會

請在下方留言區告訴我們電腦如何成為您所屬科學領域的第三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