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為全球 80 多個全新科學系統加速 AI

NVIDIA在過去一年推出的系統中實現了總計 4,500 exaflops的 AI 效能,推動全球科學發現
作者 NVIDIA Corporation

橫跨量子物理學、數位生物學與氣候研究,全球研究人員紛紛運用一項通用科學工具開拓嶄新的探索:加速運算。

NVIDIA 在本週於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登場的 SC25 大會宣布,過去一年全球各地推出了逾 80 個採用 NVIDIA 加速運算平台的全新科學系統,合計貢獻 4,500 exaflops 的 AI 效能。

這些系統當中,最新的是美國最大的學術超級電腦:Texas Advanced Computing Center(TACC)的 Horizon 系統,具有300 petaflop的效能。

Horizon 計畫採用 NVIDIA GB200 NVL4 與 NVIDIA Vera CPU 伺服器,與 NVIDIA Quantum-X800 InfiniBand 網路互連,預計於2026 年上線,屆時將能加速科學與工程領域的突破性發展,為美國研究社群提供前所未有的運算能力,促進探索與創新。

NVIDIA 加速的超級電腦推動了國家與私營公司在醫療照護、天氣與氣候建模、機器人技術、製造、量子運算研究與材料科學等領域的全球研究,而這正是這個新浪潮的最新進展。

NVIDIA 的全端加速運算平台涵蓋 GPU、CPU、DPU、NIC、水平擴展交換器,以及 CUDA-X 函式庫與 NVIDIA AI Enterprise 軟體,提供這些系統所需的統一架構、規模與效率,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永續推動科學發展。

TACC 科學創新曙光乍現

Horizon 超級電腦採用 4,000 顆 NVIDIA Blackwell GPU,最高可以 FP4 精確度提供 80 exaflops 的 AI 運算能力。這款電腦的設計可支援特定科學建模與模擬應用,包括:

  • 模擬疾病機制:研究人員規劃運用分子動力學軟體與 AI 強化模擬研究病毒。
  • 為全宇宙的恆星與星系建模:天體物理學家規劃探索恆星與星系如何形成,並模擬韋伯太空望遠鏡近期發現的遙遠星系。
  • 研究原子級新材料:科學家規劃研究湍流、具複雜晶體結構的固體,以及量子材料的導電性。
  • 繪製地震波圖以為地震做好準備:研究人員規劃改進地震危害地圖,並模擬斷層在地震發生時破裂的過程。

TACC 高效能運算總監 John Cazes 表示:「Horizon 可讓科學家以前所未有的規模展開宏大的科學研究。這套新系統將顛覆研究界如何展開 AI 驅動的方案,揭示病毒感染的分子動力學、探索遙遠星系的資料,以及模擬未來數十年的地震活動。」

 

阿貢(Argonne)與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國家實驗室將部署新的 AI 超級電腦

美國能源部(DOE)最近宣布與 NVIDIA 合作,在伊利諾伊州阿貢國家實驗室(ANL)與新墨西哥州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ANL)打造七部全新的 AI 超級電腦。

在阿貢國家實驗室,兩套搭載 NVIDIA Blackwell GPU 與 NVIDIA 網路的 AI 超級運算系統,將與美國能源部的科學儀器與資料資產網路連線,協助研究人員為科學與能源應用開發強大的 AI 模型。

實驗室園區最大的系統 Solstice,將採用 100,000 顆 NVIDIA Blackwell GPU。此規模採用 NVIDIA GB200 NVL72 的系統,訓練時的 AI 訓練運算能力高達 1,000 exaflops。相較於 2025 年 6 月整個 TOP500 榜單的 AI 訓練運算總和高出了逾 50%,約 650 exaflops。

Equinox為另一套阿貢國家實驗室的系統,將由 10,000 顆 NVIDIA Blackwell GPU驅動。實驗室內還有 Minerva、Janus 與 Tara 這三套 NVIDIA 加速系統,將支援 AI 推論與勞動力培育。

在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慧與科技負責打造及交付的 Mission 與 Vision 系統將採用 NVIDIA Vera Rubin 平台,以及 NVIDIA Quantum-X800 InfiniBand 網路平台。Mission 將為國家核子安全局執行機密應用,而 Vision 則將支援開放科學研究,包括基礎模型與代理型 AI。

兩者預計於 2027 年開始運作。

這七套美國能源部的系統,接續今年與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宣布 Doudna的消息。Dounda為預計2026年上線的科學探索用超級電腦,將採用 NVIDIA Vera Rubin 架構與 NVIDIA Quantum-X800 InfiniBand,準備支援核融合、材料科學、藥物發現與天文學等領域逾 11,000 名研究人員的工作。

歐洲的 Jülich 超級電腦在 Linpack 基準測試突破 Exaflop 門檻

在大西洋彼岸,歐洲的 NVIDIA 加速超級電腦,包括瑞士National Supercomputing Centre 的系統與義大利的 CINECA 超級運算中心的系統,正在驅動全歐陸的科學研究。

德國 Jülich Supercomputing Centre 的 JUPITER 系統,在測量雙精度(FP64)數學運算效能的 HPL 基準測試達到了 exaflop 級效能,每秒可計算 1 百京(10的18次方)次浮點運算。

JUPITER機架運算刀鋒一覽。圖片由 Forschungszentrum Jülich / Sascha Krekla提供

JUPITER 於 9 月啟用,是歐洲第一部 exascale 級電腦,採用與 NVIDIA Quantum-2 InfiniBand 互連的 24,000 顆 NVIDIA GH200 Grace Hopper 超級晶片。這部電腦已應用於高解析度全球氣候模擬等應用。

Jülich Supercomputing Centre 總監 Thomas Lippert 表示:「我們的研究人員現在可以用公里級解析度執行全球模擬。運算能力突飛猛進後,歐洲研究人員便能在各科學領域,以更高的複雜度、規模與範圍執行 AI 模型和模擬。」

過去一年公開的其他主要歐洲超級電腦包括:

  • Blue Lion:這套系統位於德國的 Leibniz Supercomputing Centre(LRZ),預計於 2027 年初上線,將採用 NVIDIA Vera Rubin 平台,支援研究氣候、湍流、物理學與機器學習的研究人員。
  • Gefion:由DCAI 營運的丹麥首款 AI 超級電腦採用 NVIDIA DGX SuperPOD 系統,為該國的創新者提供主權 AI 能力,推動量子運算、潔淨能源與生物技術等領域的研究。
  • Isambard-AI:英國最強大的 AI 超級電腦位於布里斯托大學,正應用於各種專案,包括以英國國民保健署資料訓練的多模態基礎模型Nightingale AI,以及實現威爾斯語和其他英國語言的高品質 AI 推理計畫UK-LLM
Gefion是丹麥首款 AI 超級電腦,
採用 NVIDIA DGX SuperPOD 系統並以Quantum-2 InfiniBand網路互連。圖片由DCAI提供

日本、南韓與台灣的超級電腦推動各行各業的研究

NVIDIA 加速的 AI 基礎設施透過主權 AI 投資與私營部門方案,也正支援日本、南韓與台灣的科學研究。

日本頂尖研究機構理化學研究所於 SC25 宣布,正將 NVIDIA GB200 NVL4 系統整合至兩款專注於科學與量子運算領域 AI 的全新超級電腦。

理化學研究所正將NVIDIA Blackwell整合至日本兩部全新超級電腦,
一部用於科學用AI、另一部用於量子運算

理化學研究所也正與富士通以及 NVIDIA 合作,共同設計開發代號為FugakuNEXT的超級電腦,支援地球系統建模、藥物發現研究與先進製造應用。該電腦採用 FUJITSU-MONAKA-X CPU,可利用 NVLink Fusion 與 NVIDIA 技術搭配使用。

東京工科大學採用 NVIDIA DGX B200 系統打造了一部 AI 超級電腦,透過不到 100 顆 GPU 便可實現 2 exaflops 的 FP4 理論運算效能。該系統將用於開發大型語言模型及打造數位孿生,作為培養新一代 AI 人才的核心基礎設施。

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近期啟用ABCI-Q。這是全球最大專注於量子運算的研究超級電腦,內有超過2,000顆NVIDIA H100 GPU。

NVIDIA驅動全球最大專注於量子運算的研究超級電腦ABCI-Q。圖片由AIST G-QuAT提供

南韓政府規劃在主權雲與 AI 工廠部署逾 50,000 顆 NVIDIA GPU。業界領導者三星SK集團現代汽車集團也正以 NVIDIA Blackwell GPU 打造 AI 工廠,加速研究與製造。

此外,在台灣,NVIDIA 與鴻海科技集團合作,打造搭載 10,000 顆 NVIDIA Blackwell GPU 的 AI 工廠超級電腦,推動研究人員、新創公司與產業創新。

閱讀更多 NVIDIA 加速超級運算的相關資訊,並觀看 NVIDIA 超大規模與高效能運算副總裁 Ian Buck SC25的爐邊對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