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運算有望縮短解決全球一些最大運算挑戰的路徑,包括擴展電腦模擬藥物設計,以及最佳化原本複雜到幾乎難以實現的大規模物流問題。
將量子硬體整合至最先進的人工智慧(AI)超級電腦,形成加速量子超級電腦,有助於加速目前量子處理器的擴展,使其成為克服這些複雜挑戰的實用裝置。
在 COMPUTEX 展會上,NVIDIA 強調其與台灣超級運算生態系合作夥伴如何攜手推動量子運算邁向加速量子超級電腦。
各大硬體開發者正與 NVIDIA 合作,為量子研究人員配備工具,讓他們在該領域做出重要貢獻。
Atlantic Quantum、愛丁堡大學、牛津大學、Quantum Circuits Inc.、QuEra Computing 與耶魯大學,預計將從美超微獲得 NVIDIA Grace Hopper 超級晶片,以探索及深化 AI 超級運算與量子運算之間的交集。
仁寶電腦發表的CGA-QZ平台採用 NVIDIA CUDA-Q 打造,可加速量子最佳化問題的模擬。該平台已獲得台灣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採用,並提供給台灣各地大學的研究人員使用。
廣達已採用 NVIDIA CUDA-Q 進行物理量子硬體實驗,利用該平台的狀態向量模擬器來驗證現有的量子處理器。這讓廣達了解系統中的雜訊細節,並評估這些系統在相關使用案例中的運作情況。
NVIDIA 也正與多家超級運算中心合作,共同推動加速量子超級運算。
台灣的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下稱國網中心)宣布推出一款用於量子研究的全新超級電腦。國網中心的 AI 超級電腦由華碩打造,將搭載擁有 1,700 多顆 GPU 的 NVIDIA HGX H200 系統、兩套 NVIDIA GB200 NVL72 機架規模系統,以及一款基於新一代 NVIDIA Blackwell Ultra 平台打造的 NVIDIA HGX B300 系統,並透過 NVIDIA Quantum InfiniBand 網路進行互連。該系統在 COMPUTEX 上發表,預計將於今年稍晚正式啟用。
國網中心正支援 20 多家從事量子運算的公司,這些公司在所謂的量子國家隊下展開合作。該中心正在使用 NVIDIA CUDA-Q 探索從機器學習到化學等應用領域的量子解決方案。
在日本,全球最強大的量子工作負載專用超級電腦,也就是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AIST)的 ABCI-Q,整合 NVIDIA 超級電腦與 2,000 多顆 NVIDIA H100 GPU,以及來自富士通(Fujitsu)、QuEra Computing 與 OptQC 的量子處理器。
這些量子 AI 平台的可用性提升,將加速研究人員在量子運算領域的突破,包括開發全新的錯誤修正程式碼、在 AI 超級運算中整合量子處理器,以及模擬低雜訊設計的量子硬體。
NVIDIA於 5 月 21-22 日的 NVIDIA GTC Taipei 上分享了推動加速量子超級運算方面的最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