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帶有計畫的垃圾桶:智慧回收箱讓人們更容易進行環保工作

作者 Emily Bryce

人們產生出的垃圾汙染了這個地球。

每個我們「丟掉」的東西,最後都會流歸某處,像是在垃圾掩埋場,甚至是大海。隨著人們對環境災難的意識程度日漸增高,像是部分亞洲國家出現的垃圾山,還有大太平洋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es),人們再也無法視若無睹或無動於衷。

在我們的日常消費裡,肯定會產生廢棄物,很難看出我們能做些什麼來解決這件事,回收是有幫助沒錯,但即便如此,回收也不是簡單的事。

來自波蘭,且為 NVIDIA Inception 計畫成員的新創公司 Bin-e,希望排除掉我們與廢棄物關係中的不確定因素,也讓人們少一些內疚。該公司使用由 NVIDIA Jetson TX1 助力的影像辨識演算法,NVIDIA Jetson TX1 是一組用於邊緣應用的人工智慧模組超級電腦。

部分地方政府替人們將廢棄物分類好,而其它地方政府則是要求公民多勤勞一點,自行將各類塑膠、金屬、玻璃及其它材料進行分類。

許多辦公室的回收設施極為有限,或者根本就沒有回收設施,在工作場所裡更難進行回收作業。

Bin-e 的智慧垃圾桶系統讓回收這件事變得輕而易舉。只需把垃圾放入這個智慧垃圾桶,它就會自動將垃圾進行分類,以便進行後續的回收作業。

關於回收的殘酷真相

光是在歐洲,2017年的城市人均廢棄物重量為487公斤,其中僅 29% 的廢棄物有進行回收。

回收率這麼低的一個關鍵原因,在於對廢棄物不當進行分類。在每一批送往回收中心的垃圾裡若是混雜著各類廢棄物,代表無法正確處理整批垃圾,最後只能送往垃圾掩埋場。

「在2015年,只有 19% 來自歐盟各國首都的廢棄物有分開進行收集,這意味著 80% 的廢棄物還是留在垃圾桶裡。依舊難以將高效率分類系統用在辦公室和公共場所,而且回收方針通常是不清不楚。」Bin-e 的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 Jakub Luboński 如此解釋著。

為了在2025年前達到歐盟的回收目標,市政當局需要將廢棄物回收率提高到 55%,而這正是 Bin-e 的智慧垃圾桶能發揮所長的地方。

這間新創公司的多功能垃圾桶可自動辨識、分類和壓縮垃圾,它可以經過訓練以辨識紙張、塑膠、鋁和電子產品等多類廢棄物。

將垃圾扔進這個智慧垃圾桶時,攝影機會對垃圾進行拍照,接著由嵌入式 Jetson TX1 模組使用一連串人工智慧演算法進行處理,可以快速辨別垃圾屬於哪一個已經設定好的類別。確認好之後,便會把垃圾放在正確的箱子裡。

Luboński 說:「我們在開發這套系統時,知道要利用硬體強大的運算能力,以辨識和分類各種廢棄物。我們選擇使用 Jetson TX1 原因在於它的體積十分小巧、運算能力非常強大,極具成本效益,我們覺得這是最佳的選擇。」

Bin-e 智慧垃圾桶目前的準確率達到 80%。,Bin-e 的開發人員在運行TensorFlow 和 Keras 的 NVIDIA TITAN Xp GPU 上,使用一套影像辨識腳本訓練了一系列深度學習演算法,以求達到此一目標。

不僅對這個星球有益

Bin-e 智慧垃圾桶不僅為環境有益,也為各企業帶來了好消息。透過更聰明地對廢棄物進行分類,企業就能花費更少的時間和金錢來進行廢棄物管理和清除作業。波蘭的麥當勞和 Harper Hygienics 等企業已開始採用 Bin-e 智慧垃圾桶。

加上 Bin-e 智慧垃圾桶具備可訓練這項特性,不只能分類紙張和塑膠,還能辨識丟在垃圾桶裡的可疑物體,並且自動通知相關團隊進行查驗,以提高機場或交通樞紐的安全。